86中文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42章 禅宗 静默的哲学2(第1页)

以无心做事,就是自然地做事,自然地生活。义玄说:“道流佛法,无用功处。只是平常无事,屙屎送尿,著衣吃饭,困来即卧。愚人笑我,智乃知焉。”(《古尊宿语录》卷四)有些人刻意成佛,却往往不能顺着这个自然过程,原因在于他们缺乏自信。义玄说:“如今学者不得,病在甚处?病在不自信处。你若自信不及,便茫茫地徇一切境转,被它万境回换,不得自由。你若歇得念念驰求心,便与祖佛不别。你欲识得祖佛么?只你面前听法的是。”(《古尊宿语录》卷四)

所以修行的道路,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,其他一切放下,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,别有用功,别有修行。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,也就是禅师们所说的不修之修。

这里有一个问题:果真如以上所说,那么,用此法修行的人,与不做任何修行的人,还有什么不同呢?如果后者所做的,也完全是前者所做的,他就也应该达到涅槃,这样,就总会有一个时候,完全没有生死轮回了。

对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:虽然穿衣吃饭本身是日用平常事,却不见得做起来的都是完全无心,因而没有任何滞着。例如,有人爱漂亮的衣服,不爱难看的衣服,别人夸奖他的衣服他就感到高兴。这些都是由穿衣而生的滞着。禅师们所强调的,是修行不需要专门的行为,诸如宗教制度中的礼拜、祈祷。只应当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,毫无滞着;也只有在日用寻常行事中才能有修行的结果。在开始的时候,需要努力,其目的是无须努力;需要有心,其目的是无心;正像为了忘记,先需要记住必须忘记。可是后来时候一到,就必须抛弃努力,达到无须努力;抛弃有心,达到无心;正像终于忘记了记住必须忘记。

所以不修之修本身就是一种修,正如不知之知本身也是一种知。这样的知,不同于原来的无明;不修之修,也不同于原来的自然。因为原来的无明和自然,都是自然的产物;而不知之知,不修之修,都是精神的创造。

顿悟

修行,不论多么长久,本身只是一种准备工作。为了成佛,这种修行必须达到高峰,就是顿悟,如在前一章描述的,它好比飞跃。只有发生飞跃之后才能成佛。

这样的飞跃,禅师们常常叫做“见道”。南泉禅师普愿(830年卒)告诉他的弟子说:“道不属知不知,知是妄觉,不知是无记。若真达不疑之道,犹如太虚廓然,岂可强是非也。”(《古尊宿语录》卷十三)达道就是与道同一。它如太虚廓然,也不是真空;它只是消除了一切差别的状态。

这种状态,禅师们描写为“智与理冥,境与神会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(《古尊宿语录》卷三十二)。后两句最初见于《六祖坛经》,后来为禅师们广泛引用,意思是,只有经验到经验者与被经验者冥合不分的人,才真正知道它是什么。

在这种状态,经验者已经抛弃了普通意义上的知识,因为这种知识假定有知者与被知者的区别。可是他又不是“无知”,因为他的状态不同于南泉所说的“无记”。这就是所谓的“不知之知”。

一个人若到了顿悟的边缘,这就是禅师最能帮助他的时刻。一个人即将发生这种飞跃了,这时候,无论多么小的帮助,也是重大的帮助。这时候,禅师们惯于施展他们所谓“棒喝”的方法,帮助发生顿悟的“一跃”。禅宗文献记载许多这样的事情:某位禅师要他的弟子考虑某个问题,然后突然用棒子敲他几下,或向他大喝一声。如果棒喝的时机恰好,结果就是弟子发生顿悟。这些事情似乎可以这样解释:施展这样的物理和生理动作,震动了弟子,使他发生了准备已久的心理觉悟。

禅师们用“如桶底子脱”的比喻,形容顿悟。桶底子脱了,则桶中所有之物,都顿时脱出。同样,一个人顿悟了,就觉得以前所有的各种问题,也顿时解决。其解决并不是具体解决,而是在悟中了解此等问题,本来都不是问题。所以悟后所得之道,为“不疑之道”。

无得之得

顿悟之所得,并不是得到什么东西。舒州禅师清远(1120年卒)说:“如今明得了,向前明不得的,在什么处?所以道,向前迷的,便是即今悟的;即今悟的,便是向前迷的。”(《古尊宿语录》卷三十二)在前一章我们已经知道,按僧肇和道生的说法,真实即现象。禅宗有一句常用的话:“山是山,水是水。”在你迷中,山是山,水是水;在你悟时,山还是山,水还是水。

禅师们还有一句常说的话:“骑驴觅驴。”意思是指,于现象之外觅真实,于生死轮回之外觅涅槃。舒州说:“只有二种病,一是骑驴觅驴,一是骑驴不肯下。你道骑却驴了,更觅驴,可杀,是大病。山僧向你道,不要觅。灵利人当下识得,除却觅驴病,狂心遂息。……既识得驴了,骑了不肯下,此一病最难医。山僧向你道,不要骑。你便是驴,尽山河大地是个驴,你作么生骑?你若骑,管取病不去。若不骑,十方世界廓落地。此二病一时去,心下无一事,名为道人,复有什么事?”(《古尊宿语录》卷三十二)若以为悟后有得,便是骑驴觅驴,骑驴不肯下。

黄檗说:“语默动静,一切声色,尽是佛事。何处觅佛?不可更头上安头,嘴上安嘴。”(《古尊宿语录》卷三)只要悟了,则尽是佛事,无地无佛。据说有个禅僧走进佛寺,向佛像吐痰。他受到批评,他说:你指给我无佛的地方吧!(见《传灯录》卷二十七)

所以在禅宗看来,圣人的生活,无异于平常人的生活;圣人做的事,也就是平常人做的事。他自迷而悟,从凡入圣。入圣之后,又必须从圣再入凡。禅师们把这叫做“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”。百尺竿头,象征着悟的成就的顶点。更进一步,意谓既悟之后,圣人还有别的事要做。可是他所要做的,仍然不过是平常的事。就像南泉说的:“直向那边会了,却来这里行履。”(《古尊宿语录》卷十二)

虽然圣人继续生活在这里,然而他对那边的了解也不是白费。虽然他所做的事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,可是对于他却有不同的意义。如百丈禅师怀海(814年卒)所说:“未悟未解时名贪瞋,悟了唤作佛慧。故云:‘不异旧时人,异旧时行履处。’”(《古尊宿语录》卷一)最后一句,看来一定有文字上的讹误。百丈想说的显然是:只异旧时人,不异旧时行履处。

人不一样了,因为他所做的事虽然也是其他平常人所做的事,但是他对任何事皆无滞着,禅宗的人常说:“终日吃饭,未曾咬着一粒米”;“终日著衣,未曾挂著一缕丝”(《古尊宿语录》卷三、卷十六)。就是这个意思。

可是还有另外一句常说的话:“担水砍柴,无非妙道。”(《传灯录》卷八)我们可以问:如果担水砍柴,就是妙道,为什么“事父事君”就不是妙道?如果从以上分析的禅宗的教义,推出逻辑的结论,我们就不能不做肯定的回答。可是禅师们自己,没有做出这个合乎逻辑的回答。这只有留待新儒家来做了,以下四章就专讲新儒家。

三国之大汉皇权  当明星要选简单难度  夏日焰火 完结+番外  当锦鲤穿成了炮灰男配  青色荆棘  我要这美貌有何用  孤城少年微微甜  我的世界坠入爱河  欺压黑暗神的日常  女配修仙后重回末世  女配翻身:男神老公轻点宠  无声告白  奥特曼之无限格斗战纪  宫少的小作精已到达  她的深深处  神明重生后被小妖精攻略了  进击的巨人之全球危机  三国之北地枭雄  重生之宠妻如命(作者:安酥)  夫君成为“废人”之后  

热门小说推荐
斗罗:转生海魂兽,比奇堡三大将

斗罗:转生海魂兽,比奇堡三大将

波塞冬靠着大海上万族的信仰成就了海神的神位,但是海魂兽们却没有得到其应得的,尤其是二代海神即位之后魔魂大白鲨居然还经历了灭族之祸。而如今。比奇堡海域的主人,异世界的来客伊冯影歌将带领海魂兽们走出一条新的道路。其属下有三名杰出的人才,黄绵,赤星,青章,人称比奇堡三大将斗一同人文,时间线开始在波塞冬成神之前。如果您喜欢斗罗转生海魂兽,比奇堡三大将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
大姐进城:九零致富之路

大姐进城:九零致富之路

九十年代,一个无父无母的农村女孩为了让弟弟妹妹过上好日子,毅然决定进城奋斗,前往那座充满机遇的一夜崛起之城,开始新的人生。做过服务员,当过工人,摆过小摊,开过酒楼和工厂,风光过,落魄过,无论面对多少艰难困苦,她都始终保持乐观向上,自强不息的精神。多年后,一辆黑色轿车开进村里,事业有成的陆宁春回乡造福乡亲了。收获事业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真挚的爱情,那个他,原本一身公子病,只喜欢吃喝玩乐,却为了喜欢的姑娘改掉了身上的毛病,一直默默地陪伴在她身后,与她一起成长,不离不弃。如果您喜欢大姐进城九零致富之路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
灵气复苏,我十年成帝,杀光异族

灵气复苏,我十年成帝,杀光异族

苏逸穿越到灵气复苏,修炼功法获得强大武力的世界。激活功法亿万倍加速系统。境界越高,加速越快!高考后,大一没读完,别人才突破一个大境界,苏逸连跨四个大境界,突破王境。圣女惊呆了,大一没读完就称王,数千年来第一人,当之无愧。十年不到,苏逸成帝。恰值无数异族老怪物,入侵神夏,神夏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。一道刀光闪过,异族死绝...

我的身体能无限觉醒技能

我的身体能无限觉醒技能

星际时代,星空族群降临,人类踏入星空,推开灵能大门,踏入修炼。江尘推开灵能大门,但感觉自己推开的有点问题你的身躯觉醒了坚韧技能,坚固又有韧性。你的骨骼觉醒了坚硬,对方一剑刺入你的身体,被骨骼震断长剑。你的头发觉醒了分叉,剑气分化万千,布下天罗地网。你的胃消化了一颗灵丹,觉醒消化,无尽灵气,瞬间消化。直到某一天你觉醒了永动机,心脏不停,动力不息。多年后,你恍惚发现,你的躯体,已经比肩神明。如果您喜欢我的身体能无限觉醒技能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
醒醒!别种田了!

醒醒!别种田了!

醒醒!别种田了!简介emspemsp醒醒!别种田了!是夜湿长衫的经典其他类型类作品,醒醒!别种田了!主要讲述了我重生了明明是为了复仇,可是画风怎么越来越跑偏?夜湿长衫最新鼎力大作,年度必看其他类型。PO18小说网(mpo18xswcom)...

天池谣

天池谣

不会写简介,就是个关于捉妖师与妖的故事如果您喜欢天池谣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